
外观
八仙草又名猪殃殃,一年生蔓生或攀缘草本,长20-40厘米。茎绿色,多分枝,具四棱,沿棱生有倒生刺毛。叶4-8片轮生;近无柄,叶片线状披针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长2-4厘米,宽2-6毫米,先端有凸尖头,1脉,上面绿色,被倒白刺毛,下面淡绿色,沿中脉及边缘被毛。
聚伞花序腋生或顶生,具数朵花;花小,黄绿色:花萼截头状,长约7毫米,被钩毛;花冠4裂,裂片长圆形;雄蕊4,伸出,子房下位,2室,花柱2裂。果实干燥,通常由2个近球形的果瓣表面密生钩刺;每果瓣内有一平凸的种子。花期4-5月,果期6-8月。
中药八仙草全草纤细,易破碎,表面灰绿或绿褐色。茎具四棱,直径1-1.5毫米,棱上有多数倒生刺;质脆,易折断,断面中空。叶6-8片轮生,无柄。叶片多卷缩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长约2厘米,宽2-4毫米,边缘及下表面中脉有倒生小刺。聚伞花序腋生或顶生,花小,易脱落。果小,常呈二半球形,密生白色钩毛。
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
八仙草入肺经,具有清热解毒的功能,可用于治疗感冒、牙龈出血、急、慢性阑尾炎、泌尿系感染等病症。
利尿通淋
八仙草入肾经,具有利尿通淋的功能,可用于治疗尿路感染、尿血等。
消肿止痛
八仙草还具有消肿止痛的功能,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风湿疼痛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