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摩部位
出现鼻塞的症状后可按摩的部位比较多,临床常用的有印堂、迎香、鼻通、合谷、囟会等穴位,具体如下:
印堂穴:在额部,当两眉头之中间,位于督脉上。按摩印堂穴具有疏风解表、宣通鼻窍、镇惊安神的功效,主治肝风内动、风邪外袭之头痛、眩晕、目痛、眉棱骨痛、鼻塞、鼻渊、鼻衄、小儿惊风诸病症,以及心神失养之心悸、不寐诸病。
迎香穴: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间。迎香穴具有开鼻窍,善治鼻病的功效,主治鼻塞、鼽衄、口歪、面痒、胆道蛔虫症。
鼻通穴:又称上迎香,在鼻孔两侧,鼻唇沟上。按摩鼻通穴可通鼻窍,主治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头痛等。
合谷穴:在手背,第1、2掌骨间,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按摩合谷穴具有疏风解表、清热息风、通经止痛、益气固脱的功效,主治热病无汗、头痛目眩、鼻塞、鼻衄、鼻渊、耳聋耳鸣等症。
囟会穴:又称信风、囟会,在前发际正中直上2寸的位置,具有镇惊安神、通窍的作用,主治头痛、惊风、鼻塞、烦躁、神昏、衄血等症。
注意事项
出现鼻塞的症状后,如果对穴位进行按摩,其效果不太明显,需要及时就医,必要时可配合药物治疗,常用的缓解鼻塞的中成药物有感冒清热颗粒、感冒疏风胶囊等,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