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骼结构
腰椎的椎体粗壮,横断面呈肾形,椎体的后方为椎弓,包括椎弓根、椎板、上下关节突、棘突和横突共7个突起。椎孔呈卵圆形或三角,上、下关节突粗大,关节面几呈矢状位。上关节突后缘的卵圆形隆起称乳突。棘突宽短呈板状水平伸向后方。各棘突的间隙较宽,临床上可于此作腰椎穿刺术。
腰椎的棘突扁平,呈矢状位。椎弓板短而坚固,椎弓根很厚,在大小上与腰椎相一致。扁平的腰椎侧突也称作肋突,这是因为它们来源于肋骨原基,与腰椎融合形成。肋突后面为一副突,其大小可变。上关节突及其上的乳突与副突一同作为横突的残留。下关节突伸向尾侧。大致上,上关节突的关节面朝向中间,而下关节突的关节面朝向两侧,通常这些关节面都或多或少有显著成角。
作用
腰椎位于脊柱下段,承受重力最大,活动度也大。站立时,躯干、双上肢和头部的重量可通过腰椎(尤其是椎间盘)向下传导;坐位时,腰椎又将此重量传送至骨盆;站立走路和跑步时重量被传送至脚部;在人体背、抬、搬、推重物等活动时,腰椎所承受的外界力量则更大,尤其是腰椎下部受力最大脊柱的弯曲活动主要发生在下腰椎,因此下腰段最容易发生急性与慢性损伤。由于腰椎所承受的负荷最大,所以比其他脊柱关节较易早期发生退行性改变,特别是椎间盘髓核的退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