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症状
大牙牙槽骨突出,可以表现为上颌前突、下颌前突,情况不同,症状存在差异,具体如下:
上颌前突:上前牙及上唇前突,呈凸面型。开唇露齿,自然状态上下唇不能闭合,微笑露龈。多伴有颏后缩畸形,闭唇时颏肌紧张,颏唇沟变浅或消失,前牙深覆(牙合)、深覆盖。
下颌前突:可表现为上下颌骨关系异常,上颌发育不足、下颌发育过度。除前牙反(牙合)外,前牙反覆盖大,磨牙为近中关系,并有颌骨畸形,下颌前突且不能后退,颏部明显前突,侧面观呈凹面型,可伴有面部偏斜。
病因
大牙牙槽骨突出,可表现为上颌前突、下颌前突等,情况不同,病因存在差异,具体如下:
上颌前突:与遗传因素和环境等因素有关,临床上常可见这类患者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史。口腔不良习惯如吮指、咬下唇、口呼吸等也可导致。此外,上颌骨发育过度、上颌前部牙-牙槽骨复合体向前发育过度也可导致。
下颌前突:包括遗传因素、先天性疾病、全身性疾病等可能导致前牙反颌。此外,有一些后天局部因素也与反颌的发生有关,如婴儿平卧抱奶瓶吸奶,使下颌用力向前,乳尖牙磨耗不足造成早接触,下颌为避免创伤位而前移,口腔不良习惯如咬上唇,多数乳磨牙早失,依靠前牙咀嚼,使下颌前移等均可导致。
治疗
大牙牙槽骨突出,可表现为上颌前突、下颌前突等,情况不同,治疗存在差异,具体如下:
上颌前突:术前正畸治疗主要是去除牙代偿,为顺利后退上颌前份颌骨或上颌骨,以及建立稳定良好的覆(牙合)覆盖关系做好正牙准备。当术前正畸治疗符合手术要求时,应在手术前1个月将矫治弓丝换成固定方丝唇弓。通过模型外科制作的定位(牙合)板,可以确保患者在颜面外形改善的同时,拥有稳定良好的咬合关系。
下颌前突:如果确诊为下颌骨性前突,只有通过外科与正畸联合治疗,才能获得功能与形态俱佳的矫治效果。可采取手术方式如下颌支垂直/斜行骨切开术和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