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组成
一般情况下种植牙的结构可分为三部分,即牙种植体、基台、上部结构。不同组成部分,发挥不同的作用。
种植体
一般由金属、生物陶瓷等材料制成,通过外科手术植入缺失牙区颌骨。种植体埋入颌骨或骨膜下的部分称为体部,是种植体锚固于骨内、发生骨结合的主体。随着材料学的发展以及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为了加强骨结合的形成、缩短治疗周期,种植体的体部一般会有不同的形态及表面处理。而位于种植体顶端,用于连接基台和(或)修复体的部分称为顶部。
基台
是种植系统中安装于骨内种植体平台上,用于种植体连接、支持和(或)固定上部结构的部分。它的材质、被动适合性、与种植体连接的抗旋转力学性质等对于种植义齿最终修复效果的获得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上部结构
上部结构直接暴露于口腔中,是种植义齿发挥咀嚼功能、恢复美观、改善发音的最终体现者。上部结构的种类较多,一般分为可摘式和固定式。
种植材料
种植体与骨组织之间实现良好的骨结合是种植义齿发挥功能的生物学基础。这就要求种植材料应同时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力学性能,缺一不可。钛及钛合金由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理想的力学性能,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牙种植体材料。近年来,氧化锆制成的种植体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美观性和力学性能,逐渐受到关注,具有成为新一代种植体的潜力。
适应证
只要缺牙患者的全身状况能够耐受种植治疗的外科手术,全身和局部健康状态能够满足种植治疗条件并维持种植体长期稳定的骨结合,患者具有良好的依从性和抗风险能力,都可以选择种植义齿进行修复。主要适用于:
部分或个别缺牙,邻牙健康不愿作为基牙者。
磨牙缺失或游离端缺牙的修复。
牙列缺失,传统全口义齿修复固位不良者。
活动义齿固位差、无功能、黏膜不能耐受者。
对义齿修复效果要求较高,而常规义齿又无法满足者。
种植区应有足够高度及宽度的健康骨质。
口腔黏膜健康,种植区有足够宽度的附着龈。
肿瘤或外伤所致单侧或双侧颌骨缺损,需功能性修复者。
耳、鼻、眼-眶内软组织及颅面缺损的颌面赝复体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