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观
植物外观
咽喉草原植株为一年生草本,高10-30cm。茎丛生,常铺散于地上,分枝较多。基生叶多数,铺散,奇数羽状复叶,叶片蓝绿色,羽状分裂,小裂片卵形至长卵形,全缘或齿裂。花小,排列成二岐聚伞花序;萼片2,绿色;花瓣4,宽倒卵形,外微带紫色,内面白色。萌果细,长1.5-2.5cm,常节裂。
中药性状
咽喉草常在夏季采全草,洗净,切碎,晾干备用。咽喉草根圆柱形或圆锥形,长5-10cm,直径2-4mm。表面淡黄色或黄棕色,具纵皱;质硬而脆,断面不平坦,皮部白色,木部黄白色。茎圆柱形,多扁缩,直径1-2mm;表面光滑,绿色或黄绿色,具纵棱;质脆易折断,断面中空。茎生叶多皱缩成团,叶片多碎,完整者展开后二回羽状全裂,偶见花朵。蒴果条形。
功效与作用
咽喉草味苦,性寒,有小毒,具有清热解毒、消炎镇痛的作用,在临床可用于治疗流感、肺炎咳嗽、关节疼痛、咽喉肿痛,还有解食物中毒的功效,并适应于各种传染病引起的热症。需注意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以免出现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