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诊部位
肠鸣音听诊可在全腹任何部位进行,但以右下腹或者肚脐部最清楚。听诊时注意其频率、强度和音调,为准确评估肠鸣音的次数和性质,应在固定部位听诊至少1分钟,如未闻及肠鸣音,则应延续至闻及肠鸣音为止或听诊至少5分钟。
正常肠鸣音每分钟4-5次,其频率、强度和音调变异较大,餐后频繁而明显,休息时稀疏而微弱。
异常肠鸣音
当人体患有某些疾病时,肠鸣音可出现异常现象,常见的有以下4种情况:
肠鸣音活跃:肠鸣音每分钟超过10次,音调不特别高亢。见于饥饿状态、急性肠炎、服泻药后或胃肠道大出血等。
肠鸣音亢进:肠鸣音次数增多,且响亮、高亢,甚至呈金属音。见于机械性肠梗阻。
肠鸣音减弱:肠鸣音次数明显少于正常,或数分钟才能听到1次。见于老年性便秘、腹膜炎、低钾血症及胃肠动力减弱者等。
肠鸣音消失:若持续听诊3-5分钟仍未闻及肠鸣音,用手叩拍或搔弹腹部,仍不能闻及肠鸣音者,称为肠鸣音消失。见于急性腹膜炎、电解质紊乱、腹部大手术后或麻痹性肠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