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监测
心电图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的电活动的曲线图。心电监测是最常规的无创监测,它可以监测到心律失常、心肌缺血、起搏器的功能和提示电解质异常等。
在安静清醒的状态下,正常心率范围在60~100次/分,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小儿心率较快,老年人心率较慢。测量心率时,根据心脏节律是否规整,可采取两种不同的测量方法。
在心脏节律规整的情况下,只需要测量一个RR(或PP)间期的秒数,然后被60除即可求出。例如RR间距为4个大格(0.8秒),则心率为60/0.8=75次/分。
在心脏节律不规整的情况下,一般可以先数6秒的心搏数,然后乘以10作为心率。6秒的心搏数是10次,由此可以粗略计算出心率为10×10=100次/分。此外,还可采用查表法或使用专门的心率尺直接读出相应的心率数。
临床应用
心电图主要反映心脏激动的电学活动,因此对各种心律失常和传导障碍的诊断及分析具有十分肯定的价值,到目前为止尚没有任何其他检查方法能替代心电图在这方面的作用。
心电图是诊断急性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快速、简便、可靠而实用的方法。在诊断和指导治疗遗传性心律失常(例如,先天性长QT间期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等)方面,心电图发挥着重要作用。房室肥大、药物和电解质紊乱都可引起一定的心电图变化,有助诊断。
心电图对心包炎、心肌病、心肌炎、肺栓塞、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各种先天性心脏病等也都有其特定的诊断价值。心脏电生理检查时,常需要与体表心电图进行同步描记,帮助判断电生理现象和辅助诊断对于瓣膜活动、心音变化、心肌功能状态等,心电图不能提供直接判断,但作为心动周期的时相标记,又是其他检查的重要辅助手段。
除了循环系统疾病之外,心电图己广泛应用于各种危重病人的抢救、手术麻醉、用药观察、航天、登山运动的心电监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