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症状
出汗受风起疙瘩是冷接触性荨麻疹和胆碱能性荨麻疹常见的临床表现,具体如下:
冷接触性荨麻疹
如果患者出汗后皮肤接触到冷风而出现疙瘩,冷接触性荨麻疹常见表现。在接触冷风的暴露或接触部位会产生风团,病情严重者可出现手麻、唇麻、胸闷、心悸、腹痛、腹泻、晕厥甚至休克等。
胆碱能性荨麻疹
如果患者是在剧烈运动或受热出汗后受风起疙瘩,多为胆碱能性荨麻疹的表现。在运动出汗后数分钟出现直径1~3mm的圆形丘疹性风团,周围有程度不一的红晕,常散发于躯干上部和肢体近心端,互不融合。患者自觉巨痒、麻刺感或烧灼感,有时仅有巨痒而无皮损,可于30~60分钟内消退。
病因
冷接触性荨麻疹多和接触冷风、冷水、冷物有关。胆碱能性荨麻疹多由于运动、受热、情绪紧张、进食热饮或乙醇饮料后,躯体深部温度上升,促使胆碱能神经发生冲动而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肥大细胞而发病。
诊断
临床上常根据发生及消退迅速的风团,消退后不留痕迹等皮损特点作出诊断,但需仔细询问患者出现皮损表现前是否有接触冷风、运动或受热等,以确定病因。另外,可借助各项特异性试验帮助诊断,如冰块试验等。
治疗
荨麻疹治疗原则为祛除病因、抗过敏和对症治疗。临床上常根据患者病情确定治疗方案,如采用维生素C、钙剂协同抗组胺药一起治疗,外用止痒剂、炉甘石洗剂等。病情严重者应立即抢救。此外冷接触性荨麻疹可联合使用赛庚啶、多塞平或进行冷脱敏治疗,胆碱能性荨麻疹可联合使用达那唑、酮替芬等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