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观
臭蒿为一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全株密被腺毛,有浓烈的臭味。茎单生,枝斜上升。茎下部叶多数,密集,二回篦齿状羽状分裂,每侧裂片4-15枚,再次羽状分裂,小裂片披针形,长2-3毫米,宽至1毫米,具多枚篦齿;苞片叶一回篦齿状羽状分裂。
头状花序半球形,在小枝上排成穗状,在茎上部排成圆锥花序;总苞片3层,椭圆形或卵形,外层总苞片背面被腺毛,边缘紫褐色,膜质;两性花紫红色,外面有腺点。
臭蒿入药部分为干燥地上部分,称为青蒿。茎呈圆柱形,上部多分枝,长30~80cm,直径0.2~0.6cm;表面黄绿色或棕黄色,具纵棱线;质略硬,易折断,断面中部有髓。叶互生,暗绿色或棕绿色,卷缩易碎,完整者展平后为三回羽状深裂,裂片和小裂片矩圆形或长椭圆形,两面被短毛。气香特异,味微苦。
功效与作用
臭蒿具有清热解毒、除湿退黄等功效。
清热解毒
臭蒿味微苦,性凉,可清热解毒,主治湿疹疥癣、痈疮肿毒等病症。
除湿退黄
臭蒿归肝、胆经,有除湿退黄之功效,可用于湿热黄疸、胆囊炎等疾病的辅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