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症状
脐疝、脐炎、卵黄管发育异常伴有感染等疾病均可导致孩子出现肚脐眼位置疼的症状,其伴随症状存在一定差异。
脐疝
疝囊通过脐环突出于腹壁外,可见脐部有一肿块,临床上表现为啼哭时脐疝脱出,安静时肿块消失,可出现孩子肚脐眼位置疼的症状。
脐炎
脐带脱落后或脐部受病原体侵害,伤口延迟不愈,潮湿渗液,为受感染的最初症状,继之脐轮皮肤红肿,波及皮下。残端有脓性分泌物,脓汁恶臭,还可见腹壁水肿、发亮,形成蜂窝组织炎及皮下坏疽,出现肚脐眼位置疼的症状。慢性炎症常形成脐肉芽肿,妨碍创面愈合。
卵黄管发育异常伴有感染
如脐尿管瘘、脐肠瘘、脐茸等疾病,若合并感染,可能出现局部红肿疼痛等情况。
病因
导致孩子出现肚脐眼位置疼的常见原因包括脐疝、脐炎、卵黄管发育异常伴有感染等,可能与先天发育不全、感染等因素有关。
脐疝
脐环闭锁不全或脐部瘢痕组织不够坚强,当腹压骤然增加时,内脏可以从脐部突出而形成脐疝。腹压增加的主要原因有经常啼哭、包茎、咳嗽或便秘等。
脐炎
在断脐时,或断脐后消毒处理不严,护理不当,很容易造成细菌污染,引起脐部发炎,出现孩子肚脐眼位置疼的症状。常见的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其次为溶血性链球菌,或混合细菌感染等。
卵黄管发育异常伴有感染
如脐尿管瘘、脐肠瘘等,脐部与内部器官相通,容易出现渗液,合并感染,可能出现局部疼痛等情况。
治疗
不同原因导致的孩子肚脐眼位置疼,其治疗方法也存在一定差异,具体如下:
脐疝
6个月以内的孩子可采用非手术疗法,原则是在回纳疝块后,用一大于脐环的、外包纱布的硬币或小木片抵住脐环,然后用胶布或绷带加以固定勿使移动。手术修补的原则则是切除疝囊、缝合疝环,必要时可重叠缝合疝环两旁的组织,手术时应注意保留脐眼,以免对孩子产生心理上的影响。
脐炎
轻症者可用过氧化氢液清洗脐部,再涂以酒精进行消毒,脐部化脓、蜂窝组织炎或出现全身症状者可根据涂片或培养结果选用适当抗生素。肉芽肿形成者可用硝酸银溶液烧灼后,敷以油膏,并每日更换敷料,直到愈合为止,如果肉芽肿较大,可通过手术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