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观
桦树茸为子实体一年生、平伏,贴生,与基物不易分离,通常生长在树皮下面、新鲜时木栓质至硬木栓质,无臭无味,干后硬木质。平伏面长可达20cm,宽可达7cm,厚可达5cm;不育边缘窄或宽,浅黄色,活跃生长时乳黄色,宽可达5mm。
孔口表面褐色至暗红褐色,有强烈折光反应;孔口圆形、每毫米6-7个;管口边缘通常全缘,但老龄时稍撕裂状。菌肉浅黄色,木栓质,非常薄,不超过1mm。菌管黑褐色,新鲜时木栓质,干后硬木质至脆质,长达3mm。
桦树茸作为药材呈瘤状或不规则块状,无柄,长7-25cm,宽3-10cm,厚2-8cm。表面灰黑色至深黑色,有不规则沟痕及深裂,菌肉黄褐色,木栓质,可见白色颗粒状物。质重,坚硬,不易折断。气微,味微甜。
功效与作用
桦树茸味甘,性平,归肺、脾、肾经。具有解毒、消痈散疖、活血祛瘀、益气养阴等功效。可用于对抗病毒感染,也可用于胃或肠道肿瘤及血瘀所致的心悸、眩晕等情况。还可改善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等消渴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