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症状
拇外翻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拇外翻可逆阶段、拇外翻挛缩阶段、拇外翻严重阶段和大拇趾畸形阶段。不同阶段具体症状有所区别。
拇外翻可逆阶段
拇外翻可逆阶段,主要表现为大拇趾外翻10度左右,影响美观,没有疼痛感,脚掌有轻微脚茧,不会直接影响行走,穿高跟鞋会引起疼痛。
拇外翻挛缩阶段
拇外翻挛缩阶段,主要表现为大拇趾外翻10-20度,关节及韧带有炎症,第一、第二脚趾明显挤压,脚掌明显变宽,足底脚茧明显,长时间行走易引起大拇趾关节疼痛及脚掌疼痛。
拇外翻严重阶段
拇外翻严重阶段,主要表现为大拇趾外翻20-40度,脚趾重叠,横弓塌陷,鸡眼,脚垫,扁平足,后跟疼痛,双脚受力难平衡,严重影响站立和行走。
大拇趾畸形阶段
大拇趾畸形阶段,患者大拇趾外翻40度以上,脚趾使命结束,拇趾严重重叠,脚趾不受力,足弓塌陷,难以行走,脚掌直接承受脚趾部分压力,足底有老茧,双足严重错误负力,各关节难以协调运作,导致人体生命立负力线改变,引起膝关节炎症、腰酸背疼等。
病因
拇外翻的发生,主要与先天因素或后天因素相关,具体如下。
先天因素
考虑由于关节、神经、肌肉等所造成的。例如扁平足、遗传及足底筋力的降低和不平衡等,使脚底机能降低,造成不稳定进而变形。
后天因素
可能因穿着不合脚鞋子所造成,如鞋跟太高、过尖及过窄,使脚跟不易固定,对脚趾造成挤压摩擦及压迫,破坏原本三个立足点的功能,行走时全身重量落在足部前端,脚趾会因身体重量压迫逐渐变形,造成拇趾外翻。另外,各种炎症,如类风湿,常因关节破坏形成向外半脱位,呈拇外翻畸形。
治疗
拇外翻患者若畸形较轻,疼痛较轻不影响生活和工作,或合并较重的系统疾病,有明显的下肢循环障碍,可以通过穿宽松的鞋,穿通过足底力学测量制作的鞋垫,理疗等方法治疗。若症状严重,必要时可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手术治疗,包括骨性手术和软组织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