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观
黄鹌菜为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20-80厘米,须根肥嫩,白色。茎自基部抽出一至数枝,直立。
基部叶丛生,倒披针形,提琴状羽裂,顶端裂片大,先端钝,边缘有不整齐的波状齿裂;茎生叶互生,稀少,通常1-2枚,少有3-5枚,叶片狭长,羽状深裂。
头状花序小而多,排成聚伞状圆锥花丛;总苞片2层,外层苞片5枚,三角状或卵形,内层苞片约8枚,披针形;花冠黄色,边缘为舌状花,中心为管状花,具棱11-13条,冠毛白色,和瘦果近等长。
黄鹌菜入药为全草或根,春季采收全草,秋季采收根,可切段干用或鲜用,干燥后叶多皱缩破碎,呈绿褐色或暗灰绿色,根表面棕褐色,多有皱缩。
功效与作用
黄鹌菜性凉,味微苦,能够清热解毒、利尿消肿。
主治感冒、咽痛、眼结膜炎、乳痈、疮疖肿毒、毒蛇咬伤、痢疾、肝硬化腹水、急性肾炎、淋浊、血尿、白带、风湿关节炎、跌打损伤等病症。
此外,将鲜黄鹌菜洗净,捣汁,加醋适量含漱,可治疗咽喉炎症;水煎酌内服,药渣捣烂加热外敷患处,可用于治疗乳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