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症状
婴幼儿长期用奶嘴不当,可出现上牙发育不良,影响其萌出,导致咬合不正,婴幼儿7个月时随着鼻腔及上颌窦发育,上颌应超过下颌,由于奶嘴咬合时角度斜向上方,长期用奶嘴易引起下颌向前倾斜。
久而久之可出现地包天现象,婴幼儿可出现下颌前伸、上颌后缩表现,影响面部轮廓。
病因
婴幼儿时期,舌体充满于口腔,紧贴着硬腭及上下唇。婴幼儿的吮吸功能,是由舌、唇和下颌的协调活动而实现。
婴幼儿吃奶时,尤其是用奶瓶通过奶嘴人工喂养时,舌位于上下牙槽嵴之间与唇保持接触,进行吞咽,这是婴幼儿时期的特有生理现象。随着上下颌骨的增大、牙齿萌出,使口腔扩大,吞咽方式亦适应随之改变,舌不再接触唇。
但是,如果长期用奶嘴,婴幼儿时的吞咽方式继续保留,吞咽时唇不能闭合,牙齿不能咬合,牙弓内外失去正常动力平衡,在吞咽动作中,舌对上下牙弓所施加的压力使上前牙唇向后倾斜,并将下前牙压低,逐渐形成错颌畸形。
治疗
长时间用奶嘴导致牙齿及颌面部畸形情况,需要及时停用奶嘴,随着婴幼儿骨骼发育及牙齿替换,咬合关系可有所恢复。如果畸形严重,可在牙齿更换完成后通过牙齿正畸治疗,也可通过颌面部整形改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