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症状
腰间盘突出的症状体征包括腰痛、坐骨神经痛、马尾综合征、腰椎侧凸等,具体如下:
腰痛
腰间盘突出的患者多数都有腰痛表现,腰痛可出现在腿痛之前,亦可在腿痛同时或之后出现。
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多为逐渐发生,疼痛为放射性,由臀部、大腿后外侧、小腿外侧至足跟部或足背。坐骨神经痛可因打喷嚏或咳嗽时腹压增加而疼痛加剧。在高位椎间盘突出时,可压迫相应的上腰段神经根而出现大腿前内侧或腹股沟区疼痛。
马尾综合征
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可压迫马尾神经,出现大小便障碍,鞍区感觉异常。
脊柱外观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脊柱大多表现为腰椎生理前凸变浅,严重的患者生理前凸可完全消失,甚至出现腰后凸。部分的患者可以出现腰椎的侧凸,如果突出物在神经根的内侧,则凸向健侧。相反,如果突出物在神经根的外侧,则凸向患侧。在腰椎间盘突出时,腹部各方向活动度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影响,其中以前屈受限最明显。
腰后凸图腰后凸图
压痛及骶棘肌痉挛
大部分患者在病变间隙的棘突间有压痛,按压椎旁1cm处有沿坐骨神经的放射痛。约1/3患者有腰部骶棘肌痉挛,使腰部固定于强迫体位。
神经根功能的改变
神经功能的改变包括下肢皮肤感觉的改变、下肢肌力改变以及生理反射的改变。约80%患者有感觉异常,主要表现为痛、触觉的减弱;70%~75%患者出现下肢肌力改变,表现为下肢肌力下降;70%患者出现反射的改变,表现为反射减弱或消失。
病因
本病主要原因是椎间盘的退行性变。而导致椎间盘突出症的诱发因素较为复杂,目前尚无明确定论,可能的诱发因素包括腰部过度负荷、腰部外伤、腹内压增加(如剧烈的咳嗽、打喷嚏、憋气、便秘等)、体位不正、妊娠、脊柱畸形、遗传因素等。
诊断
根据病史、症状、体征以及在X线平片上相应的节段有椎间盘退行性改变者,即可做出初步诊断,结合X线、CT、MRI等方法,能准确做出病变间隙、突出方向、突出物大小、神经受压情况的诊断。
治疗
本病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
包括绝对卧床休息、持续牵引、理疗、神经根阻滞疗法、针灸疗法、支具固定以及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消炎止痛药、皮质类固醇药物、脱水消肿类药物和营养神经类药物。
手术治疗
包括经典后路椎间盘切除、椎体融合术以及微创手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