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症状
小儿咽峡炎多数是指疱疹性咽峡炎或溃疡性咽峡炎,具体临床表现有所不同。
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起病急,在体格检查时会发现咽部充血,在咽腭弓、软腭、腭垂的黏膜上发现多个2-4mm大小的灰白色疱疹,周围伴有红晕,之后疱疹会溃破形成溃疡。
溃疡性咽峡炎
溃疡性咽峡炎会在一侧扁桃体上出现灰白色或灰黄色的假膜,形成溃疡,溃疡可逐渐向周围和渗出发展,累及咽壁、软腭等。
病因
疱疹性咽峡炎和溃疡性咽峡炎都是病原体感染所致,但具体的病因不同。
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组引起,夏季好发,多见于儿童,成年人较少见。
溃疡性咽峡炎
溃疡性咽峡炎是由梭形杆菌和螺旋体大量繁殖所导致,在机体免疫力低下时致病。
治疗
针对不同的小儿咽峡炎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采用不同的治疗措施。
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的患儿要注意休息,适当多饮水。对于发热的患儿可以使用冷敷、温水浴等方法进行物理降温,高热者可以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降温。以抗病毒治疗为主,对于合并细菌感染者可加用抗生素。
溃疡性咽峡炎
溃疡性咽峡炎要充分休息,给予易消化的食物,适当地给予青霉素、红霉素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也要局部保持口腔清洁,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杜绝厌氧菌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