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症状
疖肿
疖肿初起时呈局限性红肿、隆起,成熟后局部变软,可露出黄白色脓点,破溃后有少量脓液流出。
耳痛
为本病的主要症状,疼痛剧烈,咀嚼时尤为明显,可放射至同侧头面部,疖肿破溃后耳痛减轻。耳廓触痛明显,牵拉耳廓或按压耳屏时疼痛加剧。
病因
本病为外耳道软骨部皮肤毛囊或皮脂腺被皮肤表面的常见定植菌感染所致。骨部的外耳道皮肤无毛囊及腺体,故不会发生疖肿。挖耳损伤外耳道皮肤、洗澡或游泳后水液残留在外耳道导致细菌入侵、化脓性中耳炎脓液浸渍等均可引起外耳道疖肿。此外,细菌或病毒感染、糖尿病等全身疾病也可诱发本病。
诊断
首先仔细询问病史,包括挖耳、游泳、污水或污物入耳、耳道流脓等,患者自觉有耳廓牵引痛、耳屏压痛或咀嚼时疼痛,体格检查可见外耳道软骨局限性红肿,即可作出诊断。
治疗
局部治疗
早期可局部热敷或超短波理疗,促进炎症消退,缓解疼痛。疖肿未成熟时用10%鱼石脂甘油纱条敷于患处,疖肿成熟后及时挑破脓头或切开引流,再用3%过氧化氢溶液清洗外耳道脓液及分泌物,需由专业医生操作。
全身治疗
症状严重时可全身应用敏感抗生素,疼痛剧烈时给予镇痛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