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云康 疾病大全
疾病百科 (减数染色体数目变化图)减数染色体数目变化过程?有什么意义?

来源:yezi
2023-08-26 87 阅读
导读:(减数染色体数目变化图)减数染色体数目变化过程?有什么意义?减数染色体数量变化即减数分裂,是配子发生成熟期中进行的两次连续的分裂。减数分裂分为减数分裂Ⅰ和Ⅱ,减数分裂Ⅰ较复杂,减数分裂Ⅱ很短,并无DNA复制。

(减数染色体数目变化图)减数染色体数目变化过程?有什么意义?减数染色体数量变化即减数分裂,是配子发生成熟期中进行的两次连续的分裂。减数分裂分为减数分裂Ⅰ和Ⅱ,减数分裂Ⅰ较复杂,减数分裂Ⅱ很短,并无DNA复制。
过程
 
减数分裂分为减数分裂Ⅰ和减数分裂Ⅱ。二者又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减数分裂Ⅰ
 
前期Ⅰ:包括细线期,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呈细线状,此时染色体的复制已完成;偶线期,每对形态、大小相同的同源染色体从靠近核膜的某一点开始相互靠拢在一起,在相同位置上的染色体准确地配对,这个过程称为联会。联会的结果,每对染色体形成一个紧密相伴的二价体。人的23对染色体形成23个二价体;粗线期,染色体进一步螺旋化,变得短粗;双线期,随着二价体进一步螺旋化、缩短,联会复合体解体,联会的同源染色体相互排斥而发生分离,交叉点逐渐向两端移动,称为交叉端化。人的生殖细胞,每个二价体平均有2.36个交叉;终变期,二价体高度螺旋化,变得很粗短并移至核的周边区。交叉数目减少,往往只有二价体的端部保留交叉。核仁、核膜消失。
 
中期Ⅰ:各二价体排列在赤道面上,纺锤体形成,纺锤丝的微管与着丝粒区的动原粒相连。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动原粒朝向两极。这时,二价体仍有交叉联系着。
 
后期Ⅰ:二价体中的同源染色体彼此分开,分别被纺锤丝拉向两极,每一极只获得同源染色体的1条,即二分体。
 
末期Ⅰ:各二分体移至两极后,解旋、伸展,核膜重新形成。结果减数分裂Ⅰ中,成对的同源染色体分离,进入了不同的细胞。以人来说,分裂后所形成的细胞中,只有23个二分体,而且发生了重组(交换)。
 
减数分裂Ⅱ
 
前期Ⅱ:每个二分体凝缩,核膜消失。
 
中期Ⅱ:各二分体排列于赤道面上形成赤道板,着丝粒纵裂而形成两条染色体,其着丝粒区的动原粒连于纺锤丝的微管。
 
后期Ⅱ:各染色体被纺锤丝拉向两极。
 
末期Ⅱ:各染色体移至两极后,解旋伸展,分别形成细胞核。结果,分裂后所形成的细胞中只含单倍数染色体,以人来说只含23条染色体。
 
在上述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了一次,细胞分裂了两次,所形成的4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少了一半,由二倍数(2n)变成单倍数(n),故称为减数分裂。
 
意义
 
由于减数分裂,使每种生物代代都能够保持二倍体的染色体数目。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重新组合,同源染色体间发生部分交换,结果使配子的遗传基础多样化,使后代对环境条件的变化有更大的适应性。在精子与卵子经过受精而形成受精卵过程中,其结合也是随机的。

显示全部内容...

优秀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