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症状
腹痛可由多种疾病导致,具体伴随症状也有一定差异,主要如下:
急性胃肠炎
胃肠黏膜的急性炎症,临床表现主要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腹痛主要表现为上腹及脐周压痛。
肠梗阻
腹痛为典型症状,单纯性机械性肠梗阻呈阵发性绞痛,有腹痛缓解间歇期,其缓解时间长短随梗阻部位及程度而异,高位梗阻间歇约3-5分钟,低位梗阻间歇约10-20分钟。腹痛部位可弥漫全腹,也可偏于梗阻部位,如高位小肠梗阻时一般痛在上腹部,低位小肠梗阻时常位于脐周,结肠梗阻位于下腹部,乙状结肠直肠梗阻位于会阴部。
急性阑尾炎
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呕吐伴有体温升高,及末梢血中性粒细胞升高。
病因
腹痛可由多种疾病导致,常见于急性胃肠炎、肠梗阻、急性阑尾炎等,具体病因如下:
急性胃肠炎
可由饮食不当、药物影响、微生物感染等导致,当胃肠黏膜出现急性炎症反应即可出现腹痛。
肠梗阻
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通过受限的一组临床症候群,肠管一旦发生梗阻,即可导致肠内容物堆积,引起腹痛。
急性阑尾炎
细菌感染和阑尾腔的阻塞是阑尾炎发病的两个主要因素,当阑尾部位出现急性炎症反应时,即可导致右下腹转移性疼痛。
治疗
腹痛的治疗应根据不同原因进行治疗,具体如下:
急性胃肠炎
应尽量卧床休息,补充水电解质,预防脱水。腹痛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解痉止痛药物,如颠茄片,同时注意清淡饮食。
肠梗阻
肠梗阻治疗方法的选择取决于肠梗阻的类型、部位、原因以及有无水、电解质紊乱、低血容量和重要脏器功能障碍等全身情况,主要有基础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类。动力性肠梗阻以基础治疗及处理原发病为主,绞窄性肠梗阻则需紧急手术,完全性肠梗阻应及时手术,部分性肠梗阻可先试行非手术治疗,2-3天内无效或恶化改为手术治疗。
急性阑尾炎
绝大多数急性阑尾炎一旦确诊,应早期施行阑尾切除术。当阑尾炎症还处于管腔阻塞或仅有充血水肿时就手术切除,此时操作较简易,术后并发症少。如化脓或穿孔后再手术,不但操作困难且术后并发症会明显增加。术前即应用抗生素,有助于防止术后感染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