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症状
口腔白斑病可以发生在口腔的任何部位,颊部最常见,舌部、唇部、前庭沟、腭部和牙龈等也有发生,患者可无症状或有局部粗糙感,伴有溃疡或癌变时可出现刺激痛或自发痛。
口腔白斑病可分为均质型与非均质型两大类,均质型呈白色或灰白色平坦斑块状损害,或皱褶状损害,非均质型可呈红白相间病损(红白斑病),也可以是颗粒状、结节状或疣状。
病因
口腔白斑病属于癌前病变或潜在恶性疾病范畴,口腔白斑病病因复杂,主要包括局部机械性刺激、物理化学性刺激导致:
局部机械性刺激
如咬颊习惯、牙齿错位、牙齿不均匀磨损后形成的锐尖利缘、残根残冠、牙结石等,均可刺伤口腔黏膜,形成口腔白斑病。
物理化学刺激
如吸烟、嗜酒、喜食酸辣和烫食、喜嚼槟榔、白念珠菌感染等均可导致口腔黏膜出现过度角化症状,从而形成口腔白斑病。
治疗
口腔白斑病需去除刺激因素,然后采取局部治疗或药物治疗缓解症状,必要时需通过手术治疗:
去除刺激因素
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酒,停止咀嚼槟榔、少食酸、辣、烫、麻、涩等食物,去除残根、残冠、不良修复体等。
局部治疗
对于非充血、糜烂的病损可用维A酸乳膏或维胺酯维E乳膏局部应用,亦可用鱼肝油软膏涂搽等。
药物治疗
通常可通过应用维生素D、维生素A或中药治疗。
手术治疗
白斑在治疗过程中如有增生硬结、溃疡等改变时,应及时手术切除活检。对疣状、颗粒型白斑等,应手术切除全部病变活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