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症状
白色浅表型
是致病真菌从甲板表面直接侵入引起,表现为甲板浅层有点状或不规则状白色浑浊,表面失去光泽或稍有凹凸不平。
远端甲下型
此型最常见,真菌从一侧侵犯甲的远端前缘及侧缘,并使之增厚、灰黄浑浊、甲板表面凹凸不平或有破损。
近端甲下型
表现为甲半月和甲根部粗糙、肥厚、凹凸不平或破损,真菌多通过受损甲小皮进入甲板及甲床。
甲板内型
较少见,损害仅局限于甲板全层,受侵甲板呈弥漫性白色或灰白色改变,甲板与甲床紧密相连,无甲分离现象。
全甲毁损型
是各型甲真菌病发展的最终结果,表现为整个甲板被破坏、增厚,呈灰黄、灰褐色,甲板部分或全部脱落,甲床表面残留粗糙角化堆积物。
甲癣伴发症状
较轻微的甲癣一般没有自觉症状或症状较轻,指甲甲板增厚或破坏可影响手指精细动作。趾甲增厚、破坏可引起疼痛,伴发甲沟炎或其他炎症疾病时,会有局部红肿、疼痛或发热等症状。
病因
甲癣主要是感染皮癣菌所导致,常见的皮癣菌包括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等。本病可由手足癣直接传染,易感因素有遗传因素、系统性疾病、局部血液或淋巴液回流障碍、甲外伤或其他甲病等。
诊断
通过典型的甲部异常病变,如变色、无光泽、增厚、破损等,结合真菌检查结果为阳性,即可确诊,必要时可做组织病理学检查。
治疗
甲癣的治疗包括外用药物治疗和系统药物治疗。外用药物可选用冰醋酸溶液或碘酊,也可选用尿素软膏封包,然后外用抗真菌制剂治疗。系统药物治疗可应用伊曲康唑、特比萘芬,同时与外用药物联合治疗可提高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