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位
胁,指侧胸部,为腋以下至第十二肋骨部位的统称。胁痛属于中医概念,通常指身体单侧或双侧肋骨区域出现疼痛,两胁为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阳胆经的循行部位,肝胆又位于肋部膈下末肋之内,故胁痛多与肝胆及其经脉的病变有关。
病因病机
外邪侵入、内伤七情、饮食不节等,可造成饮邪停留,气滞不舒、肝胆火盛、湿热郁阻、气滞血瘀等病变,皆可引起胁痛。胁痛的性质因其产生的病因病机不同而有差异。
如胁下肋间饱满咳唾引痛,为饮停胸胁的悬饮病;胁部胀痛、身目发黄,为肝胆湿热蕴结的黄疸病;胁部刺痛、固定不移,为跌扑闪挫的血瘀证,或气滞血瘀证;胁部隐痛、绵绵不休,多为肝血不足所致。
胁部的不同部位疼痛,多与致病邪气有关。如左胁部有痞块而痛,多为血瘀;右胁下有块作痛、饱闷者,多为肝郁食积等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