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观
白蒿和茵陈的植株、药材性状具有外观上的不同,具体如下:
白蒿为二年生草本,高50-150厘米。茎被白毛,多分枝。单叶耳生;有柄;2-3回羽状深裂或全裂,终裂片宽线形、线形或近披针形,先端常钝,上面绿色,毛较少,下面灰绿色,密生白毛;茎上部的叶羽状分裂或不分裂;近无柄。
茵陈是半灌木状草本,植株有浓烈的香气。主根明显木质,垂直或斜向下伸长;根茎直径5-8毫米,直立,稀少斜上展或横卧,常有细的营养枝。茎单生或少数,高40-120厘米或更长,红褐色或褐色,有不明显的纵棱,基部木质,上部分枝多,向上斜伸展;茎、枝初时密生灰白色或灰黄色绢质柔毛,后渐稀疏或脱落无毛。
白蒿呈绿色,表面有纵棱,可见互生的枝、叶或叶基。上部有较密的柔毛。质坚脆,易折断,断面纤维性,中央有白色髓。叶皱缩或已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二至三回羽状深裂,裂片线形,两面均被柔毛。气浓香,味微苦。
绵茵陈多卷曲成团状,灰白色或灰绿色,全体密被白色茸毛,绵软如绒。茎细小,长1.5-2.5cm,直径0.1-0.2cm,除去表面白色茸毛后可见明显纵纹;质脆,易折断。气清香,味微苦。
茵陈蒿的茎呈圆柱形,多分枝,长30-100cm,直径2-8mm;表面淡紫色或紫色,有纵条纹,被短柔毛;体轻,质脆,断面类白色。叶密集,或多脱落;下部叶二至三回羽状深裂,裂片条形或细条形,两面密被白色柔毛;茎生叶一至二回羽状全裂,基部抱茎,裂片细丝状;气芳香,味微苦。
功效与作用
白蒿和茵陈的功效与作用也有不同,具体如下:
白蒿
味苦、微甘,性凉,具有清热利湿、凉血止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肿热咳嗽、咽喉肿痛、湿热黄疸、热痢、淋病、风湿痹痛、吐血、咯血、外伤出血、疥瘌恶疮等病症。
茵陈
味苦、辛,性微寒,归脾、胃、肝、胆经,具有清湿热、退黄疸的作用。可用于黄疸尿少、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等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