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云康 疾病大全
疾病百科 (腮腺的准确部位图片)腮腺的准确部位在哪里?异常会怎样?

来源:yezi
2023-08-21 93 阅读
导读:(腮腺的准确部位图片)腮腺的准确部位在哪里?异常会怎样?腮腺位于面侧区,是最大的一对唾液腺,其分泌液主要为浆液。正常腮腺重15~30g,形状不规则,长5~6cm,宽4~5cm,厚1.5~2cm。其中腮腺管长约5~7cm,管径约3~5mm,管壁较厚而坚韧。

(腮腺的准确部位图片)腮腺的准确部位在哪里?异常会怎样?腮腺位于面侧区,是最大的一对唾液腺,其分泌液主要为浆液。正常腮腺重15~30g,形状不规则,长5~6cm,宽4~5cm,厚1.5~2cm。其中腮腺管长约5~7cm,管径约3~5mm,管壁较厚而坚韧。
位置
 
腮腺位置表浅位于面侧区,浅面被皮肤及皮下脂肪覆盖;深面与咬肌、下颌支及咽侧壁相邻;上缘邻接颧弓、外耳道和颞下颌关节;下平下颌角下缘;前邻咬肌、下颌支和翼内肌的后缘;后面紧贴胸锁乳突肌、茎突和二腹肌后腹。
 
结构
 
腮腺外形不规则,约呈锥体形,底向外侧,尖向内侧突向咽旁,可分为浅叶、深叶,通常以下颌骨后缘或以穿过腮腺的面神经丛作为两者的分界。此外,腮腺内还包括腮腺管和副腮腺。
 
腮腺浅叶:在神经浅面的腮腺组织称为腮腺浅部,略呈三角形,上达颧弓,下至下颌角,前至咬肌后1/3的浅面,后续腺的深部。
 
腮腺深叶:在神经浅面的腮腺组织称为腮腺深部,伸入下颌支与胸锁乳突肌之间的下颌后窝内。
 
腮腺管:自腮腺浅部前缘发出,于颧弓下一横指处向前横越咬肌表面,至咬肌前缘处弯向内侧,斜穿颊肌,开口于平对上颌第2磨牙牙冠所对颊黏膜上的腮腺管乳头。
 
副腮腺:出现率约为35%,其组织结构与腮腺相同,分布于腮腺管附近,但形态及大小不等,其导管汇入腮腺管。
 
功能
 
腮腺属于唾液腺中的大唾液腺,主要功能是分泌唾液和腮腺素。
 
分泌唾液
 
腮腺分泌唾液可湿润和溶解食物,使之便于吞咽,并有助于引起味觉;唾液中的淀粉酶可将淀粉水解为麦芽糖;唾液可清除口腔内食物残渣,稀释与中和有毒物质,其中溶菌酶和免疫球蛋白具有杀菌和杀病毒作用,因而具有保护和清洁口腔的作用。
 
分泌腮腺素
 
在腮腺分泌管上皮细胞顶部胞质内的分泌颗粒中,可能含有一种蛋白质类的内分泌素一腮腺素。腮腺素的功能是维持腮腺的正常分泌活动,且对骨、软骨及牙等的正常发育和矿化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异常
 
腮腺炎
 
可分为急性化脓性腮腺炎、慢性复发性腮腺炎、慢性阻塞性腮腺炎。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炎症早期症状轻微或不明显,腮腺区轻微疼痛、肿大、压痛,导管口轻度红肿、疼痛。若未能及时控制,炎症进一步发展,则可使腺组织化脓、坏死。此时疼痛加剧,呈持续性疼痛或跳痛,腮腺区以耳垂为中心肿胀明显,耳垂被上抬。进一步发展,炎症扩散到腮腺周围组织,伴发蜂窝织炎。腮腺导管口明显红肿,轻轻按摩腺体可见脓液自导管口溢出,有时可见脓栓堵塞于导管口。
 
慢性复发性腮腺炎:腮腺反复肿胀,伴不适,但仅有轻度水肿,皮肤可潮红。挤压腺体可见导管口有脓液或胶冻状液体溢出,少数有脓肿形成。
 
慢性阻塞性腮腺炎:发作时伴有轻微疼痛。患者晨起感腮腺区发胀,自己稍加按摩后即有“咸味”液体自导管口流出,随之局部感到松快。检查时腮腺稍肿大,中等硬度,轻微压痛。导管口轻微红肿,挤压腮腺可从导管口流出混浊的“雪花样”或黏稠的蛋清样唾液,有时可见黏液栓子。病程久者,可在颊黏膜下扪及粗硬、呈条索状的腮腺导管。
 
腮腺肿瘤
 
在面部耳垂周围出现包块,包块呈圆形、椭圆形或结节形。肿瘤可区分为良、恶性。良性肿瘤多在腮腺部位出现一缓慢生长的无痛性包块,包块可活动,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恶性肿瘤则在腮腺部位出现生长较快的肿块,可出现颌面部的麻木、疼痛,肿块活动差,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

显示全部内容...

优秀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