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症状
胎膜早破的典型症状是孕妇突感较多液体自阴道流出,增加腹压时阴道流液量增多。足月胎膜早破时检查触不到前羊膜囊,上推胎儿先露时阴道流液量增多,可见胎脂或胎粪。少量间断不能自控的阴道流液需与尿失禁、阴道炎溢液进行鉴别。
病因
胎膜早破是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主要包括生殖道感染、羊膜腔压力升高、胎膜受力不均等。
生殖道感染:生殖道感染是胎膜早破的主要原因。常见病原体如厌氧菌、衣原体、B族链球菌和淋病奈瑟菌等上行侵袭宫颈内口局部胎膜,使胎膜局部张力下降而导致胎膜早破;
羊膜腔压力升高:宫腔压力过高如双胎妊娠、羊水过多等,容易引起胎膜早破;
胎膜受力不均:胎位异常、头盆不称等可使胎儿先露部不能与骨盆入口衔接,前羊膜囊所受压力不均;宫颈机能不全,前羊膜囊楔入,胎膜受压不均,导致胎膜早破;
创伤:羊膜腔穿刺不当、性生活刺激、撞击腹部等均有可能引起胎膜早破;
营养因素:孕妇铜、锌及维生素等缺乏,影响胎膜的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合成,胎膜抗张能力下降,易引起胎膜早破。
治疗
胎膜早破应根据孕周、有无感染、胎儿宫内情况等制订合理的处理方案或及时转诊。
足月胎膜早破
应评估母胎状况,包括有无胎儿窘迫、绒毛膜羊膜炎、胎盘早剥和脐带脱垂等。随着破膜时间延长,宫内感染风险增加,破膜超过12小时应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同时尽量避免频繁阴道检查。
若无明确剖宫产指征,宜在破膜后2-12小时内积极引产。对宫颈成熟的孕妇,首选缩宫素引产。宫颈不成熟且无阴道分娩禁忌证者,可促宫颈成熟,试产过程中应严密监测母胎情况。有明确剖宫产指征时宜行剖宫产终止妊娠。
未足月胎膜早破
应根据孕周、母胎状况、当地新生儿救治水平及孕妇和家属的意愿进行综合决策;如果终止妊娠的益处大于期待治疗,则应考虑终止妊娠。